2005年11月18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时政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社区普法网正在进行时……
本报记者 仇健

  秋风扫落叶,杭州珠儿潭社区的保洁员宁大姐的任务又加重了不少。扫完了路上落叶,宁大姐发现路边一辆小轿车上也挂满了落叶,好心地用竹扫帚掸了掸车顶。这一掸却掸出了问题:落叶是没了,但车子却被竹扫帚刮花了。
  纠纷出来后,车主跑到社区居委会要求赔偿,宁大姐也向居委会哭诉她不是有意的。社区把这件纠纷放到了刚刚开通的社区网站上。帖子上网后,论坛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有的居民说宁大姐是出于好心应该得到原谅。也有居民说,现在是法制社会,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短短几天,600多户居民纷纷发表了观点。几天后,社区干部结合论坛意见作了调解,将3500元的赔偿要求降低到了700元,纠纷化解了。
  珠儿潭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胡建华说,网络能让更多的居民参与讨论,形成民主的氛围,又能让居民受到普法教育。在网站上,记者看到了关于环保的倡议、老年人权益保护的讨论及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
  如果说通过网络学习法律的多为年轻人,那上了年纪的居民只要走进社区的法律书屋和法律聊天吧,也一样可以学法用法。今年夏天,社区的贾家弄道路整治中,一幢80年代的一层楼矮房挡在了路中间,是拆是留?社区召集左邻右舍集中到法律聊天吧,大家查资料的查资料,出主意的出主意,最后一致认为,如果是违章建筑就拆。经查矮房果真是违章建筑,如今贾家弄道路整治已顺利竣工。
  记者离开社区时,看见一位大妈正在教育一个学生不要往河里丢废电池,以免造成很大污染。这一场景顿时让记者感到温暖,普法的最终目的不正是让法律实实在在地走进老百姓的观念和生活吗?